工业机器人冲击传统劳动力市场
本帖最后由 一个好人 于 2014-2-20 16:27 编辑工业机器人是现代自动化生产线主要参与者,它的大规模应用是未来产业发展趋势,对提升生产效率、产品质量都有显著效果,但同时也对传统劳动力市场造成较大冲击,一旦处理不善,或将影响就业市场。
随着中国人口红利逐渐下滑,生产成本渐高,国内产业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刻,越来越多的企业在生产制造过程中引入工业机器人。而这股工业机器人风颇具本土特色,客观认识中国工业机器人应用的现状和趋势,比较中外工业机器人应用的异同,是剖析工业机器人对中国产业转型和升级带来机遇和挑战的前提。
目前,中国企业引入的工业机器人仍然以第一代工业机器人为主,即依照预先设定的程序完成简单、重复和单调的动作,替代生产线上劳动力的投入,或者在危险、对人体有害的作业环境中代替人。这种工业机器人的大规模引入,虽然将会推动产业转型升级,但并不是中国产业升级的最终目标,而只是在沿着发达国家已经开辟的产业高端化道路上追赶。
与此同时,加大工业机器人应用,实现高度自动化生产将对传统劳 动力市场造成较大冲击,具体是怎样,请看以下分析:
生产线上引入工业机器人确实替代了人力劳动,但是不能静态地将此归纳为“机器吃人”。从历史角度看,更多、更具效率的机器的使用,不仅极大地释放了生产力,而且增加了生产的迂回性,还衍生出了数目众多的新产业,相应地创造新的就业岗位。工业机器人的应用同样如此:在减少生产线劳动力数量的同时,也创造出了其他的用工需求。
此外,使用工业机器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得以提升,也可能增加新的用工需求,还可以维持社区其他产业如一些消费性服务业的就业。因此,劳动力需求减少和就业创造如同一枚硬币的两面。就中国而言,工业机器人的引入本身,就是企业对劳动力不再无限供给做出的适应性反应,节约的劳动力并不一定会造成严重的失业。
其次,工业机器人的使用对劳动力市场的另一种影响是对就业结构的影响。引入工业机器人后,制造业的生产流程和管理方式也将随之进行适应性调整。制造业企业中生产一线低技能,甚至是部分熟练工将被工业机器人替代,而调试、维护和控制工业机器人的技术性岗位将会相对增加。在产业层面上,随着产业的高端化,特别是高端制造业的发展,将会增加知识型员工的需求,也会相应地带动生产性服务业从业人员的增加。换言之,工业机器人的引入将使就业结构高端化。长远看,未来智能工业机器人还将对人才提出更高的要求。
页:
[1]